天价食盐风靡肯尼亚,有钱不一定买得到,芦苇制盐有多神奇?
非洲中部的肯尼亚文化独特,至今仍流传着古法制盐工艺,匠人会把芦苇烧成灰,加入水中浸泡出食用盐。这种粗制芦盐200克售价高达130元!难道芦盐有什么特殊功效?背后真实原因让人心痛!
神秘的芦苇制盐
肯尼亚是非洲的大国之一,领土广袤资源丰富,在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制盐方法,那就是芦苇加工食盐。
每当雨水匮乏的季节来临,当地制盐匠就会提前选好盛产芦苇的河滩,一旦芦苇长到一米以上,就会立刻阻止全家人收割。割好的芦苇杆被码放在天然的大块岩石上,烈日会在三到四天内带走芦苇中的水份。
之后就是生火烧掉这些芦苇,收集剩下的灰烬。最重要的一步到来了,制盐匠人会把灰烬加水,并用一种特殊的“网”来反复过滤,直到绝大多数杂质被分离出来,再把剩下的黄褐色“盐水”倒进锅里加热。
经过多次煮沸,锅底留下一层黄褐色的盐巴,这些就是传说中的“芦盐”。通常这个过程要持续几天时间,烟熏火燎的工作环境很折磨人,收获也不会太多,几百斤的芦苇往往只能烘干出一小包芦盐。
之所以可以用芦苇制盐,是肯尼亚的土壤结构造成的。全国几乎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绝大多数的土壤都是盐碱地,一旦降水量不足,芦苇等植物体内的盐分就会达到制盐的水平。
当地人就是利用这种地理气候条件,制盐养家糊口。
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
芦盐的制作工艺可以说非常原始,得到的盐巴纯度不高,杂质非常多。至于口感方面,当地人说味道鲜美,有特殊的香味。
价位方面也是相当惊人,加工好的芦盐会被包在树叶里售卖,一小包200克左右,通常可以卖到1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一顿饭可能就需要1美元以上的芦盐!
可是就算如此昂贵,芦盐只要出现在市场上,也会马上被人抢购一空,购买的除了富人外,更多的是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他们节衣缩食,可能需要花掉几天的收入购买一点芦盐,只为晚餐时能给食物增加一些佐料,改善日渐衰弱的身体。
为什么肯尼亚人不吃海盐或者工厂里制造的卤盐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不是因为芦盐味道好、营养高,而是正规盐厂的售价太贵了!
海水收费盐价疯涨
2018年肯尼亚高等法院判决制盐公司向水资源管理局支付“海水使用费”,数额为每年20亿先令,相当于1200万人民币左右。这一做法受到了制盐公司的强烈反对,认为政府无权对海水收费,结果肯尼亚高等法院维持了原有判决,想继续卖盐就乖乖付钱!
于是这些成本就被加到了老百姓的身上,盐价暴涨十几倍,终于到了谁也吃不起的地步。这种现状持续了4年多,高等法院和制盐厂谁都不想退步,于是就僵持到现在,盐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造成这种混乱的状态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回顾下肯尼亚的悲惨历史大概就可以窥探其中玄妙。
低调的受害者
翻开肯尼亚的历史,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非洲中的异类,它没有遭受战争破坏,没有被分割领土,没有人权问题,没有粮食问题。但是我们抛开表面的粉饰,就会发现这里的人民并不幸福,一切都在被刻意淡化。
首先肯尼亚是黑奴灾难最严重的国家,因为海岸线很长,并且有直通美国南部种植园的航线,无数的人口被贩卖,大多数死于途中。
其次是过早的殖民化,英国早在1893年就实力上控制了肯尼亚,比名义上的1920年早了近30年。百年殖民生涯,肯尼亚的矿产和种植园被无情掠夺,而包括教育在内的发展却毫无进步。
大量的矿产被汽车运到港口,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工人都是肯尼亚当地人,他们兴高采烈的装船领取报酬,换取玉米和巧克力。殊不知英国购买这些物质的价格远低于国际标准,是不折不扣地剥削。
然而由于殖民地洗脑教育,大量的肯尼亚人以自己是“英联邦人”而骄傲,以供给英国物资为荣。几十年过去了,只有少数觉醒的肯尼亚人奋起反抗英国殖民政策,他们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即便在肯尼亚独立将近60年的今天,仍然有大量被殖民洗脑的肯尼亚人,他们为伊丽莎白二世去世表达悲恸,甚至以“臣民”自称。可是他们似乎忘了被殖民期间被迫害致死的同胞,仅仅1952年暴动,被杀的肯尼亚人就多达1万人以上。
正因为殖民期间的全方面干预,肯尼亚的众多资本利益集团都有英国人渗入,其中很有可能包括制盐厂,而历史告诉我们,盐的生产加工不掌握在政府手中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盐业和国运
中国古代对盐的控制十分重视,从春秋战国开始,贩卖私盐往往就意味着要被杀头。国家控制盐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盐是老百姓交易商品中,唯一的刚需。控制盐就可以变相地控制经济,调节市场的稳定。
不吃盐会让人出现各种疾病,比如骨质疏松、头痛、神经衰弱等,所以别以为盐的消耗量小,实际上积累起来非常惊人。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盐税仅次于粮税,位居各类税收的第二名。
肯尼亚收取“海水税”估计也是变相的收盐税,只不过用力过猛,导致了经济崩溃。
2021年肯尼亚遭遇罕见蝗灾,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政府忙得焦头烂额。一年过去,旱灾继续加重,全国严重饥饿人口已经突破400万人,用饿殍遍地来形容不为过。
食物短缺到盐都吃不起,无数穷苦百姓在饥饿中等待死亡。如果发达国家看在昔日在这里掠夺了大量财富的面子上,多关注原住民的生活,或许人间会多一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