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徐闻盐场探访记
车行徐闻县角尾乡,在探访名列广东四大盐场之一的徐闻盐场的路上,车窗外的海滩上也不断闪过仙人掌的黄色小花,这种黄花仙人掌对土壤的盐分有着较高要求,盐度低于2%就基本种不活。常长在南方盐场的附近的黄花仙人掌,常被成为“盐场花”。
位于雷州半岛西南角的角尾乡,是个狭长而凸出的小半岛,南北长不到8公里,东西最宽不到5公里,南北沿北部湾东岸及东西沿琼州海峡的两股海潮纵横交汇于此,形成了著名的景观“十字浪”。在“十字浪”的堆堰作用下,角尾半岛东西两侧均形成大片浅滩。在无人机镜头下的广东盐业集团徐闻盐场的盐田,便星罗棋布般分布在半岛的东西两侧,在晒盐田的卤水里,由于含有大量的卤化物,随着无人机高度的变化,在卤素的光衍射作用下,盐田的颜色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优质盐田须具备海水盐分高、浅滩广阔、日晒充足三大要素,在角尾半岛均突出存在,由于雷州半岛的角尾-西连岸线历来苦旱,又无淡水河流出海,水体蒸发量大,海水的含盐度名列湛江各岸线前茅,徐闻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接近著名影城好莱坞,成为晒海盐的黄金宝地。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广东大盐场年产食盐5万多吨,号称“能满足6千万广东人的年食盐摄入量”。
走进徐闻盐场,色彩斑斓的盐田,像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盐田绚烂如霞,盐田旁堆积如山的盐洁白似雪,在晒盐工的木耙下收拢着。
据晒盐工介绍,他们极少在白天收盐,收盐往往从凌晨2点开始,而这是因为白天暴晒温度过高,这时收盐会影响海盐的质量,而凌晨的温度会降下来,这样析出的盐比较多,收盐的效益最高。
在盐场的非遗海盐制作工艺展厅,讲解员介绍了在该盐场仍保留的非遗制盐工艺。徐闻制盐历史肇启于距今超过千年的唐朝,宋代苏东坡笔记中记载的较角盐场,距角尾盐场不远。明朝之前,当地普遍采用的是煮盐工艺,即在海滩上挖卤坑,坑上覆盖芦席,芦席夹层防治烧制的贝壳灰作过滤层,过滤出卤水,带卤水自然蒸发加大浓度后,再用大瓦罐盛卤水煮烧,得出熟盐,这种方法每七日可生产一造盐。明朝之后引入了晒盐法,用石块在海滩上筑一尺来高的盐池,主要利用日光暴晒,多次析离出盐结晶体,这一方法生产周期稍长,但由于浅滩广阔,可筑的盐池面积非常大,其产能反而远超煮盐法。
图为工作人员在收盐
现代标准盐池由混凝土修筑而成,而为满足临时增量供应而设的临时盐池则更简单,在浅滩上堆长宽各数十厘米的小沙坝,挖一缺口,涨潮时放海水入池并堵上缺口。各池整齐如棋盘,彼此之间可以通过挖掘口互相连通。传统晒盐工序简繁不一,但原理很简单,一是利用日晒把海水变为高浓度的卤水,二是利用卤水中不同卤化物在不同温度下析离和结晶的物理特性,在不同的池中析离出不同的卤盐,所剩的卤水中的氯化钠(即食盐成分)纯度越来越高,最后结晶的产品便是高纯度的食盐。过去,顶级食盐的析离次数在12-20次之间。
制盐工艺大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池纳潮,把海水蓄在盐池里;第二阶段为优制卤水,通过不同盐池之间的卤水调和、沥制、过滤得到高浓度卤水;第三阶段为析离结晶,通过多次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食盐。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国内盐业体制的改革,盐业生产任务越来越集中在超大型盐场上,以降低制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徐闻盐场即便属广东四大盐场之列,其承担食盐生产的任务也越来越少。如今,该盐场主要承担产业用盐和高品质特种盐的生产。
图为徐闻盐场盐田
谈及最近国内媒体对日本排放和污染水而引发的“食盐焦虑”,广东省盐业集团徐闻盐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焕立笑称“不足为患”。历史上,广东海盐生产曾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盐业发展至今,海盐占国内市场的供应份额已降低到10%,供应主力是内地的井盐,占87%。占3%的湖盐主要分布在西部盐水湖,起品质高,储量极大,是优质可靠的战略储备。
广东盐业集团通过不断改革,其直属单位缩减了三分之二,减量提质。按徐闻盐场目前超过5600吨的生态海盐原盐及成品库存与及往年销售情况,预计足以保障全省消费者对高端生态海盐一年以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