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持续优化原盐生产工艺 科技显身手 盐田获丰收
入秋以来,河口区各盐场陆续迎来了繁忙的收盐季。行走在河口区新户镇万亩渔盐示范区,俯瞰盐田,一望无际的盐池在朝阳的映衬下,笼罩着一层银色的光。盐池里,车辆紧张忙碌着,盐田工人挥汗如雨,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秋收画卷,尽显金秋之美。
在鑫大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收盐机与运输车来回穿梭、默契配合,将白花花的大盐粒子装了上车。采收的原盐被堆坨传输装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坨顶,倾泻而下,“盐山”愈堆愈高。
“近年来,我们原盐生产工区持续优化原盐生产工艺,产出的秋盐色泽好,颗粒均匀,理化指标好,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鑫大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久明介绍说,“每天采盐量大约4000吨,运用机械化采收,大大提高了收盐效率。”随着张久明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从一滴海水到原盐成品,制盐过程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集坨等行程之旅。当海水被引入滩田储水池,便成为制盐的原料卤水,之后时间卤水一点点蒸发,随着浓度越来越高,盐晶悄然而生。
“海盐一年收获两次,分别叫做春盐和秋盐。春盐,一般五六月份收获,秋盐则在十月。此次秋盐收获将持续到十一月初,我们这个盐场预计产量3万多吨。”张久明说,渤海沿岸的新户盐区一直是黄河以北海盐主要产区之一,制盐历史久远。
“近年来,我们持续优化原盐生产工艺,产出的春盐色泽好、纯度高、颗粒均匀、理化指标较好,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河口区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华表示。张建华举例说,河口区今年春产原盐100万吨,同比增产15%,达标原盐由去年的60%提高到70%以上。
为了实现原盐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河口区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根据各盐场实际情况,抓上水制卤,调整制卤工艺,赶制高级卤和饱和卤,保证生产旺季有充足的后备卤源。各盐场根据卤水情况确定修滩、灌池面积,抓好修滩质量,避免盲目全面修滩,避免造成池底达不到咸度,影响灌池和结晶面积。同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组织开发建设及生产,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化验手段,搞好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保障产品质量。坚持新卤收盐,降低原盐镁离子含量,提高达标工业盐比例,确保原盐生产质量全面提高。
特别是今年以来,河口区紧抓原盐价格高位徘徊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秋季降雨少、连晴天多、蒸发量高的有利条件,统筹安排生产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采取迎风制卤、沟壕养卤等措施,切实抓好原盐生产管理工作。目前,2023年扒盐工作已全面结束,全区45万亩盐田全年共生产原盐220万吨,同比增产达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