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盐:千船万担过南川
“工商如云屯,行舟共曳车。漕储日夜飞,两岸闻喧哗。粒盐甘如果,游舟鲜过花。”在清代沧州诗人刘梦《述沧州诗》中,沧州城外运河上商贸繁荣景象如此热闹。诗中“粒盐甘如果”一句说的便是长芦盐。古代,沧州的长芦盐、漕粮、沧酒、金丝小枣、御河棉等地方特产,通过运河这条经济大动脉发往全国各地。
12月5日,记者沿着运河畔南川楼码头一路向北直到盐场码头,这条长约3公里的堤顶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沧州古城池的“西部盐路”。走在路上,时光倒流,记者仿佛看到运河中漕船帆影片片、长芦盐剔透晶莹,垛满船身,北上京津、南下江浙,既能为天子调羹,又能为黎民增味,因此名满天下。
元明清盐厂遗址标注石
沧州是长芦盐的发源地
南川楼位于批验盐引所内
盐,这种承载着生命之光的结晶体,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被称为“百味之祖”。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
长芦盐区便是海盐的主要产区,也称河北盐区,是中国最古老和最大的盐区之一。盐区北起山海关,南至今黄河河口的渤海沿岸地区。沧州是长芦盐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区,其境内黄骅、海兴等沿海区域盛产海盐,盐业生产历史悠久。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部沧州盐业史就是一部长芦盐业史。
据《沧州市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沧州即为重要的海盐产地。两汉于章武县(治今黄骅市)设盐官,东魏于沧、瀛等州置盐灶。唐宋时期沧州为河北盐的主产地。金代,设沧州盐使司。
明代,沧州州治由沧县旧州迁至长芦镇(今沧州市区)后,沧州中心城区紧邻运河的地理优势,以及黄骅等沿海地区日晒时间长、海水含盐度较高的资源优势,更是被政府充分考量利用,沧州盐区由此迎来历史鼎盛时期。明廷在沧州运河边设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一批盐运事业官方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南川楼、盐运所、盐运司、盐厂等,便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产物。
在沧州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吴树强提供的万历版《沧州志》州城图上,记者看到明代沧州砖城西城门外运河东岸一线上,从北到南就画有盐厂、长芦运司、南川楼等图形。其中长芦运司在迎薰门也就是小南门内,毗邻城隍庙和大察院,大约为今水月寺街新华书店位置;南川楼位于当时的批验盐引所内,该所为官署机构,负责对盐进行掣验,过秤称重,以防舞弊;盐厂则位于永济桥东南一带,即今四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在街道的北端。大批盐运官署建筑的存在,昭示着明代沧州古城盐业经济的兴旺与发达。
位于黄骅的河北海盐博物馆内的古人制盐场景(资料片)
盐关乎国家政治和稳定
长芦盐改煎为晒开先河
古代社会,小小盐粒一直被赋予一种特殊意义,这种意义远远超出了它与生俱来的调味品的自然属性,而是披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和稳定。古籍中,很多历史记载都和长芦盐有关,其中,利用沧盐平叛挽唐朝大厦将倾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这件事的主角不是武将,正是尽人皆知的文官、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时间回到巍巍大唐。公元755年,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时,叛军烧杀劫掠,激起民愤。在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平原太守颜真卿的带领下,河北诸郡纷纷起兵,誓死抵抗。
公元758年,让大唐雄风失色的安史之乱到了第四年。为抗击叛军、保证战略物资供给,身为河北招讨使的颜真卿,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一招扭转战局。《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肃宗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复为河北招讨使。时军费困竭,李崿劝真卿收景城盐,使诸郡相输,用度遂不乏。
这段话大意为,颜真卿带领唐军抵抗叛军时,于唐肃宗初年采取了官卖食盐的方法筹措军饷,这一做法被其他将领效仿,成为当时唐军筹饷的重要措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沧州改为景城郡,所以,其中的景城盐应指沧州盐。
战争考验的是国家的实力,也考验着臣子的忠心。明明是文官出身,颜真卿却在无人可以倚仗的绝境里,崛起成为河北地方抗击安史叛军的主要势力,不得不说大大出乎一般人的预料。这恐怕正是司马迁所说“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揭示的道理。
长芦盐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到了清代,盐课和田赋、关税成为清王朝财政收入的三大项款。因此政府对私盐无一例外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可另一方面,很多胆大的贫苦百姓,为了生计,往往会铤而走险,走上贩卖私盐的道路。为此,朝廷经常会下发公文予以打击。清《新修长芦盐法志》第一卷,记载着顺治年间的一道谕旨:
兴贩私盐,屡经禁约。近闻各处奸民,指称投充满洲,率领东兵车载驴驮,公然开店发卖。以致官盐壅滞,殊可痛恨。尔部即出示严禁,如有仍前私贩者被获,挞八十鞭,其盐觔、银钱、牲口、车辆等物,俱入官。巡缉员役,纵容不行缉挐者,事发一体治罪,特谕钦此。
从上文可见,当时官盐和私盐势同水火,一些人打着官方旗号,公然售卖私盐,以致造成了官盐销售受阻,于是朝廷震怒、屡次禁止,并制定严酷刑法来遏制。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执法者官商勾结、有令不行,朝廷也一并训话警诫。
随着政府的日益重视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明代,长芦盐的生产方式也迎来历史性变革。西周至明初,沧州盐区以煎煮方式产盐,煮海为盐,万灶青烟。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前,沧州盐区开始改煎制为滩晒,开长芦盐区改煎为晒之先。据明章潢《长芦煎盐源委》记载:
……海丰等场产盐出自海水,滩晒而成。彼处有大口河一道,其源出于海,分为五派,列于海丰、深州海盈二场之间。河身通东南而远去,先来有福建一人来传此水可以晒盐。令灶户高淳等,于河边挑修一池,隔为大中小三段,次第浇水于段内,晒之,浃辰则水干,盐结如冰。
就这样,沧州大地上,除了万灶煮海的制盐景象,又增添了千场晒盐的新历史画卷。
昔日盐运码头变成景观码头
昔日盐运码头变景观码头
沿海产地盐化并举多种经营
走进沧州市区盐厂遗址,只有一块刻有“元明清盐厂遗址”字样的卧石。石上正文写道:盐厂,为历代长芦盐运司用以堆贮生盐,掣放配送熟盐之所。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日本使者策彦周良记载道:“门前盐包多了,不知几千万包,一包每四人拏之。”乾隆《沧州志》谓此地“每遇掣盐,人如蚁聚”。
从这段文字中,记者似乎看到了这里曾经的制盐、运盐的繁忙景象,住在小街子的穷苦劳力,喝一碗羊肠子有了力气,扛起重重的盐包,小心翼翼送上漕船。但随着铁路的发展,运河渐渐失去了主运输的功用,这座盐厂也从此失去了往日辉煌。关于这一带的名字,沧州地域文化学者孙建说,依据古文献记载,这里的名字应为“盐厂”。
现在,盐厂旧址已盖满错落的民居,通过这些低矮的房屋已很难想象出盐厂旧貌。唯有蓝底儿白字的老式门牌,还隐约诉说着往事。很多探访者到此,未免怀念感慨,感叹旧迹全无。
但记者看到此景却于遗憾中生出一片欣喜,难道不是吗?昔日苦力们装卸盐粮的码头,今天已变成景观码头,是“沧州大运河水上公交”的站点之一;昔日沧州西城门外的荒滩旷地,今天已变成了错落民居,而沧州盐区生产的盐已不再经水路运输,四通八达的路网可以将产出的盐迅速运往全国各地;昔日的运输通道大运河,也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而面貌全新,这段3公里的盐路也变成市民亲近运河、感悟运河文化的中轴线。
今天,沧州盐业已走上快车道。历史上,明以前,沧州盐区只生产原盐。明初才开始生产加工盐——砖盐,砖盐每年产量有定额,明代有210块,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增至531块。新中国成立后,黄骅境内民营小盐滩年产原盐增至约4000吨左右,上世纪50年代建立黄骅盐场后,原盐产量逐年增加。改革开放后,黄海盐区紧跟时代,以生产海盐为主、盐化并举并实行多种经营,盐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走在黄骅沿海地带,你可能会邂逅那一方方亮闪闪、白花花的盐田。这些盐不仅仅是海水的结晶,更是人民智慧、辛勤的结晶。走近它,你一定会闻到盐的味道、风的味道、海的味道、时间的味道,感受到沿海人民的勤劳、坚韧、朴实。如今,这些品质正在变成沧州人民新的精神动力,凝聚成新盐业文明的美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