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微案例|福建盐业:固本拓新 聚力增效 深化激发新活力
近年来,福建盐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决策部署和福建轻纺党委的工作要求,聚焦“盐及食品”主业主责,以直面挑战的担当和锐意进取姿态,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优化产业布局、激发创新动能、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积极探索。自提升行动实施以来,企业资产规模与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5.24%和19.09%,为传统国企转型升级积累实践经验。
强基
明确“盐+食品”双主业驱动。确立“建设省级食物供给与保障平台”的目标,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大食物观”领域。一方面,稳固盐业主业基本盘。推动食盐营销“线上+线下”渠道建设,通过丰富产品供给、优化品种结构和强化终端渠道管控,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低钠盐等产品推广。聘请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开展品牌诊断与分析,推动品牌重定位、重规划,构建清晰品牌矩阵与产品体系。另一方面,拓展食品产业多元化布局。围绕“政府需要、企业方向”,打造“闽厨晶华”牌大豆油、大米,“盐小福”矿泉水等自有品牌,初步构建集开发、委托加工、品质管理、销售运营的全链条管理模式。自实施提升行动以来,食品板块业务规模复合增长率234.37%。“食盐+食品”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稳步构建。 夯实“三链”基础。一是强化“产业链”上游资源补链。与泉州市泉港区山腰盐场达成经营合作,破解“产销割裂”难题,推动产销一体化进程。投入资金对合作经营盐田工区进行技术改造,有效提升原盐品质和供应保障能力,为提升福建海盐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筑牢“供应链”保障体系。依托覆盖全省的仓储物流网络和储备能力,强化主渠道保供能力,持续提升4个省级食盐储备库和储备点的运营能力,完善应急保供体系,在保障民生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彰显国企担当。三是优化“人才链”支撑作用。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结构比例,引入省引进生2人。针对市场运营管理需求,重点培养和引进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品牌管理等专业人才。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进干部轮岗交流与“师带徒”培养,构建梯次化干部队伍,为改革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强化科技创新引擎作用。推进以技术创新引领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以来,研发经费投入复合增长率58.52%。2024年底揭牌成立福建盐业产业创新研究院,配强配优产业创新研究院人员,聚焦福建海盐的品质特性研究、卤水产业化技术路线、健康功能盐及食品开发等关键领域,赋能盐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智慧转型。制定盐业产业化“三步走”战略,明确产业科研小试、中试方案和产业化项目目标。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建工作专班,推动开展“滩晒海盐新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等。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力推进“智改数转”,持续迭代优化“福盐云商”“闽盐心选”等数字化平台,提升全链条智能化管理水平。 优化组织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围绕改革发展目标,深度谋划适应市场化的组织机制,并引入专业咨询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启动营销管理体系改革,推动形成营销改革与管理方案,规划推行“一平台两区域三中心”的管理架构,推动资源集约化和管理扁平化,有效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深化运营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以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建立“管理+技术”序列的H型晋升通道。2023年以来,全员劳动生产率复合增长率达16.17%。 福建盐业通过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新起点,福建盐业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行不怠、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