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蜜蜂汇智旗下
联系我们 / 18500214531

全盐产业信息网

全盐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盐资讯 > 新闻快讯

甘肃漳县:“产改”赋能千年盐脉,“四位一体”培育现代“盐匠”

时间:2025-09-28 点击:46 【字体:

       千年盐脉,曾是甘肃漳县经济的“压舱石”。作为当地传承已久的传统支柱产业,然而,随着行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技能断层”“专业脱节”等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显,成了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为此,漳县总工会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质为抓手,主动“破局”,以牵头联动盐产业各企业工会,推动传统“盐工”向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现代“盐匠”转型,以人才升级激活产业新动能,为千年盐产业注入高质量发展动力。

       精准定向培育,筑牢成长根基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是能适应产业未来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漳县总工会围绕这一目标,指导当地盐企迈出精准培育的步伐,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业务痛点,对未来3~5年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类型、数量和标准进行“精准画像”,为人才培养划定清晰方向。

       为实现“精准育才”,企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与高校、职业院校携手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入学与入职联动”。针对盐产业发展需求,企业联合院校开设“现代制盐技术”“盐化工”等专业订单班,深度参与课程设置,全程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行业实际生产场景,毕业后迅速胜任岗位工作。其中,与漳县职业中学签订合作协议设立的“漳盐人才培养基地”,每年稳定输送专业人才30多名,成为盐产业人才储备的重要“蓄水池”。

       与此同时,为打破公众对盐业“苦脏累”的陈旧印象,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该行业,当地还着力打造“盐业IP”。通过拍摄纪录片、制作短视频、举办工厂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盐业背后的科技感、艺术感和深厚文化底蕴,让更多人看到盐产业的发展潜力与职业魅力,为“盐匠”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重塑带教模式,构建传承体系

       “跟着师父学习这一年,我不仅掌握了核心岗位的操作技能,对职业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刚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青年职工小李,对企业的导师带徒制度赞不绝口,这一制度正是漳县盐产业重塑带教模式的重要举措。

       以“精准培养、快速成长”为核心,构建起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一对一”导师带徒体系,漳县为产业工人成长搭建起高效“快车道”。

       在带教模式的构建中,盐企工会制定完善《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导师带徒的适用范围、师徒双方的权责以及培养周期,确保带教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精心选拔高级技师、技术骨干组建导师“人才库”,并创新打造“技能导师+职业导师”的双导师团队,既帮助徒弟提升专业技能,又引导其做好职业规划,实现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多维场化实训,提升实战能力

       各盐企工会在漳县总工会的支持下,打造产业工人“理论+实训+实战”培养矩阵,助力工人技能快速跃升。以车间、生产线作为核心教学场景,导师按照“讲解+示范+指导”的流程,让徒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工艺流程和质量管控要点。同时,引入AR、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搭建虚拟实训平台,模拟复杂生产场景和故障维修案例,突破传统实训场地和设备的限制,有效提升徒弟的应急处理和创新实践能力。

       为拓宽职工视野,企业工会还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联合其他盐企工会组织跨企业、跨部门的师徒交流活动,让职工在互学互鉴中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定期举办技能比武、技术沙龙、行业论坛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授课,促进知识共享与技术碰撞。针对高端技术人才紧缺问题,企业工会积极配合漳县总工会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协助企业为高端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家属就业对接等服务,近年来共助力企业引进高端人才8人,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技能创造驱动,赋能产业发展

       为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县总工会指导各企业工会以“技能创造驱动产业发展”为导向,开展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常态化组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大赛,并联合企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优秀创新成果给予表彰奖励,让职工的“金点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企业工会推动建立“创新工作室”,以生产、技术部门职工为核心,吸纳不同岗位的技能骨干加入,形成“选题、立项、攻关、评审、转化”的全流程创新机制。在工会的协调下,创新工作室与企业生产、研发部门紧密联动,聚焦生产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开展攻关,推动职工从“熟练操作”向“创新创造”转变,从“技能使用者”成长为“技艺开发者”。

       企业工会还将创新成果、技能水平与职工评优、职称晋升、岗位竞聘挂钩,对参与创新项目的职工给予优先推荐,充分激发全员创新热情。截至目前,各盐企累计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施生产技术创新改造2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

       从统筹优化方向到推动落地见效,漳县总工会以“牵总抓纲”的担当,联动盐产业各企业工会构建起“四位一体”盐产业工人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体系如今已成为激活产业活力的“引擎”,不仅让盐产业摆脱了人才桎梏,更推动千年盐脉在现代化转型中焕发新生,走出了一条以“产改”强人才、以人才促产业的新路。


185002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