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期间,第一分公司广大职工舍小家顾大家,用辛勤的汗水、不变的坚守和丰硕的成果,在百里银滩绘就了一幅独特的“节日风景”。
制盐南片工区,在这片盐田,曾涌现出吴宝恩、张建勇、刘海滨、李军超等众多劳动模范,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盐业生产中创造出多项突出业绩。两节期间,这里的工作节奏并未因假期而放缓,劳模精神、奉献精神依然在这里延续。
“今年由于降雨影响,中高度卤水严重紧缺,所以工作压力很大,肩上的担子也比往年都要重,但是通过我们不懈努力,应用串壕制卤、盐末换卤等制卤工艺,使这一难题得到了缓解。节日期间,我们班组的职工全部到岗,大家决心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国庆献礼!”公司标兵、27组组长刘荣辉介绍着今年的生产形势。在22组,组长赵明亮正和职工们抢收秋盐,看着银光闪亮渐渐高耸的盐码,他的脸上挂满笑容,“我所在的这个组是原来响彻整个百里银滩的“先锋六组”,这个组曾是全国先进集体,时任组长王文斌也曾出席过全国党代会。今天我们从先辈手里接下接力棒,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片盐田经营好,今年我们更是有望提前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制盐北片工区,每年承担着50万-60万吨的原盐生产任务。在海盐采收现场,一台台新式收盐设备往来穿梭,工长刘海滨忙碌着指挥职工进行原盐采收作业。他介绍,“我们这个工区生产方式与南片工区不同,9-10组和11-12组属于集中式盐田,一旦开始生产,就不能间断,但现在劳动力比较紧张,我们党员骨干就组成突击队,在完成突击任务的同时,每名党员还要管理好自己的责任区,保证自己责任区的任务按时完成,我们好多职工也都克服自身困难,坚守在生产一线抢收原盐……” 在洗盐站,400米长的皮带机源源不断地将优质原盐集坨入码,职工张立民正全神贯注调节着洗脱设备的进盐量,“原盐洗涤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原盐质量,进盐量大了影响洗涤效果,小了又影响洗涤能力,由于原盐的粒径不同,所以我们必须持续观察,随时对进盐量进行调节”,介绍完情况,他立即赶到出盐口查看原盐的洗脱质量。
在机加工车间,“海河工匠”刘元明正带领技术人员对自动活碴机做着下池试验前的最后调试。他介绍说:“通过前期多次试验,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今天我们又对设备的行走速度、耙齿角度等参数进行了修正,绿色低碳高效发展是我们制盐行业的发展方向,全国第一个海盐机械化试验基地就落地在了我们公司,新时代,我们这代人更要走在海盐设备研发应用的前列……”在制卤工区办公室,工长尹九义刚查看完初级制卤区卤水数据,准备下达走水指令,“现在分公司滩内蒸发区用水量大,初级制卤区蒸发池的卤水深度我们都进行了适当减薄,尽最大努力提高卤水浓度和生成量,满足滩内用水需要。”据了解,“十一”期间,他们每日仅向滩内的供卤量就高达10万立方米,高效满足了原盐班组生产用卤需要。 在广大职工不懈努力下,该公司两节期间共生产原盐40000余吨,为全年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