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山东菜央子盐场有限公司
走进菜央子盐场,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的银白色盐田,在阳光下闪耀如镜。从渤海湾畔的盐碱荒滩,到文明之花盛开的现代化企业,菜央子盐场用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一曲物质与精神共荣的华章。
“以前总觉得盐场就是出力气晒盐的地方,现在不一样了,‘红荆精神’像盏灯,照得大伙儿心里亮堂堂,干啥都有股子精气神!”一位在盐场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谈起变化感触颇深。 红色,是菜央子盐场最厚重的底色,也是文明创建最坚实的根基。单位深入挖掘66年创业史中的红色基因,精心打造了“盐地红荆·一言九鼎”党建主品牌,像盐晶般凝聚人心。8个特色鲜明的支部子品牌如繁星拱月,其中食盐厂党支部更是获评“省属企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公司党委摘得“省属企业先进党组织”桂冠。“红荆党建展览馆”,这个山东省国资委系统重要的党员教育基地已累计迎来6000余人次的学习者,置身馆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一代代盐场人战天斗地的豪情。 党员,是攻坚克难最闪耀的旗帜。盐场创新“岗区队”建设,34个党员先锋岗、8个责任区、6支突击队,如同66年来扎根盐碱地的红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屹然挺立。他们带头啃下了23项技术硬骨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4000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红荆真谛。 “下班后去职工书屋看看书,到活动中心打打球,逢年过节晚会可热闹了!‘菜盐家’这名字,叫得心里暖和。”盐场职工小李对如今的文化生活很满意。 菜央子盐场把文明创建,落在了职工的笑脸上、心坎里。精心构筑了“一厅(党建与精神文明展厅)一廊(企业文化长廊)两中心(职工文化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的精神家园。翻开《菜盐场志》《文化手册》《海盐魂》,盐场的历史与文化跃然纸上。升级的职工之家、藏书丰富的职工书屋,成了大家充电放松的好去处。 关爱,是凝聚力的黏合剂。盐场持续深化“德能、技能、体能”三能提升,捞盐、叉车技能竞赛比学赶超,篮球赛、健步走、演讲赛、金秋晚会轮番上演,活力四射。更暖心的是,“菜盐家”理念深入人心,连续22年的“金秋助学”,为近百名困难学子点亮希望;连续18年的“夏季送清凉”,把关怀送到生产一线,惠及职工上万人次。这份用心,也让公司工会荣获了“工人先锋号”的称号。 “我们产的盐,关系千家万户的餐桌,质量是命根子!看着‘雪玉春’成了名牌,食盐产品抽检年年100%合格,心里特踏实。”食盐厂质检员的话里透着自豪。 绿色转型,勇当探路先锋。响应“双碳”号召,盐场没有迟疑。鲁银150MW和华能山盐150MW两大“盐光互补”项目在盐田上拔地而起,年均发电超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0多万吨!更令人瞩目的是自主创新的“盐田柔性光伏”示范项目,配上“智慧盐田”大脑,为传统盐业的绿色升级贡献了独树一帜的“菜央子方案”。 保供稳价,彰显国企脊梁。质量是立企之本,“三品战略”和“8S”精益管理一以贯之,自有品牌“雪玉春”先后捧回“山东名牌”和“山东省质量奖”,食盐产品连续十年抽检合格率保持100%的金字招牌。当日本核污水排海引发市场波动时,菜央子盐场7天紧急发运食盐1.5万吨,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稳住了民心,被授予“平息食盐抢购先进单位”。 公益善行,不忘初心本色。六年来,“慈心一日捐”活动职工累计捐款20.7万元,点滴爱心汇聚成河。向属地政府捐赠10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画卷铺展。当台风来袭,盐场志愿服务队连续18天奋战在救灾一线,被寿光市委授予“公益事业先进企业”称号,这份担当,比盐更纯净。 六十六载风雨兼程,六十六载砥砺奋进。菜央子盐场从一片荒滩中崛起,在时代浪潮中转型,用“红荆精神”铸魂,以文明创建聚力,实现了从传统盐场到“全国文明单位”的华丽蝶变。站在新的起点,这朵盛开在盐田之上的文明之花,必将迎着高质量发展的阳光雨露,绽放得更加璀璨夺目,为齐鲁大地增添一抹动人的亮色!